LOADING...

 

原物料大漲引紛爭,太陽能產業價格爭議有望落幕

2021 年 7 月 18 日
原物料大漲引紛爭,太陽能產業價格爭議有望落幕

太陽能模組與太陽能系統商長達幾的月的價格紛爭,有機會在政府協調下圓滿落幕嗎?

故事要從一年前說起。太陽能上游材料大漲,矽原料價格一年來上漲 250%,每公斤從 8~10 美元攀升至 30 美元以上,各項工業原物料自 2020 年下半年起又受到 COVID-19 影響開始短缺,矽原料、導電膠料、玻璃、鋁框及逆變器等材料上漲。

成本上揚當然也希望反映在售價上,然而通常模組廠商與開發商早在 3~6 個月前就已經簽約,其中包括目前已交貨或準備出貨的模組訂單,然而如今成本卻比當初簽約還要高 25% 以上,急遽攀升的成本引起兩方的紛爭,僵局難解。

知情人士表示,在全球通膨影響下,開發商面臨的艱辛環境不比製造商低,模組僅占建造電廠總成本的 20%~25%,其他七成以上的成本包括鋼構、鋁支架及人力等均同步上揚,使得系統開發商面臨預期投資報酬率大幅縮水,甚至無利可圖的困境;市場人士表示,在模組價格談判過程中,雖然大部分的交易雙方都能透過協商順利完成合約履行,但仍有一家大型模組製造商與三家知名開發商無法完成協商。

先前太陽能系統公會更建議政府,多元開放國外模組及電池產品進口,促使國內安裝市場取得充裕的模組供應並穩定交期,避免違約情事發生,讓系統價格與競爭力能與國際接軌;不過由於外國太陽能成本比台灣製造的模組還要低,更牽涉到紅色供應鏈,引起模組廠商反對。

不過也有人指出,國內供應不足要求開放進口實屬談判的「假議題」,目的在促使政府介入協調。目前台灣四大模組廠商目前年產能包括元晶的 900MW、聯合再生 600MW、茂迪 300MW以及友達 300MW,皆表示有能力供應並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,且還在積極擴充產線中。

過去一個多月來,能源局已出面與多家業者溝通,行政院沈副院長也兩次以視訊方式召開協調會,目前除了引發價格爭議的三件大型開發案,合計約 160MW 外,尚有 25 件中小型案件合計約 135MW 尚待處理,盼在各方協調下逐漸落幕。

作者 Daisy Chuang  首圖來源:shutterstock)

服務專線07-3338233

一至五 9.00 - 17.30
(804)高雄市鼓山區
明誠四路6號6樓
+886-7-3338233
jackie_chen@solargrid.com.tw
多國語言 Translate »